四川:2025年发展脑机接口、互联网医院、AI医疗,建设50个智能化康复中心
近日,《2025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》全文发布,多项内容涉及医疗健康。
近日,《2025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》全文发布,多项内容涉及医疗健康。
报告回顾了2024年的工作成果。2024年,四川省民生保障水平提升,基础养老金、居民医保、城乡低保等民生政策提标。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.5岁。获批国家I类新药4个。建成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484个、家庭养老床位2.1万张,失能老人“健康敲门行动”累计服务67.5万人次。启动健康四川高质量发展试验县建设,建设20个省区域医疗中心,64.2%的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能力标准。批准设立四川省康复医学院。建成省互联网总医院,互联网医院总诊疗2430万人次。建设80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,为144所县级中医医院配备中医康复、“治未病”诊疗设备。开展公立医院“一次挂号管三天”试点,启动省级区域公共卫生中心建设。实施调剂金式基本医保省级统筹,新增落地集采降价药品231个、耗材6类,开通医保个人账户线上购药并在全国率先试点“医保钱包”,实现个人账户跨省共济使用,异地就医结算范围进一步扩大。
2025年工作安排建议中提到,突出抓好人工智能、高端能源装备、航空航天、新型显示、新能源、医药健康等“15+N”重点产业链,优化产业生态,强链延链补链,促进高水平发展。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创新应用先导区,发展核医疗产业,发展6G、量子科技、具身智能、脑科学和脑机接口等产业。
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,深化自贸试验区对标领航行动,围绕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开展集成攻坚,制定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管理清单。深化成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,力争电信、医疗、教育等领域国家试点政策率先落地。
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,健全基本医保参保长效机制,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,扩大“医保钱包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、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线上购药试点范围。强化“一老一小”服务。优化居家为基础、社区为依托、机构为专业支撑、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。围绕“老有所养、老有所医、老有所为、老有所学、老有所乐”,健全养老服务体系,着力加强支持家庭养老的日间照护、短期托养、康复护理、助餐助浴、智慧监护等社会化服务,积极推广长期护理保险制度。
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。坚持预防为主,将“大卫生、大健康”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。促进医疗、医保、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,形成统一高效的政策协同、信息联通、监管联动机制。坚持公立医疗机构在服务体系中的主体地位,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,引导规范民营医院发展。加快分级诊疗体系建设,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和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,发展互联网医院、远程诊疗和“AI+医疗”,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更好下沉共享。全面实施“健康管家”工作法,为群众提供个性化、专业化健康管理服务。依托基层卫生机构,先行试点建设50个智能化康复中心。加快国家和省级区域公卫中心建设,持续强化重大传染病和重大慢性病防治。稳步推进国家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全省试点。加快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,推进县级中医医院“两专科一中心”和“治未病”中心建设。支持发展临床医学研究,推动医学科技领域前沿技术和未来产业的创新研发,促进医工结合、医药融合。
此外,报告也强调,依法严厉打击食药环知领域犯罪、欺诈骗取医保基金等突出违法犯罪。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全链条监管,守护群众健康安全和生活品质。

关注大健康Pai 官方微信:djkpai我们将定期推送医健科技产业最新资讯